2024年5月6日一早,全新改造完成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西直门院区门诊手术室正式启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俊,党委书记王建六,副院长赵翔宇,党委副书记陈红松、高杰、邵晓凤,门诊手术室、麻醉科、医务处、门诊部、护理部、总务处、医学信息中心、基建处、医学装备处等相关临床科室及部分职能科室代表等参加了揭牌仪式。
手术作为医务人员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是医疗机构服务患者的重要方式之一。为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持续增长的医疗需求,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整合资源,因地制宜,将急诊急救中心四层550平方米医疗空间规划成独立的门诊手术室。
王俊院长、王建六书记等院领导多次对门诊手术室的改造工程进行指导和现场调研。在麻醉科、手术室、医务处、门诊部、护理部、总务处、医学信息中心、基建处、医学装备处等科室和部门的全力配合之下,从手术室布局、消毒隔离要求、麻醉机监护仪遴选、消毒设备、耗材准备等各个细节,进行周密筹备。经过前期筹备验收、系统调试、流程演练以及试运行,5月6日,门诊手术室正式启用。
50岁的徐大爷患眼底血管性疾病,在医生的建议下,每个月都要进行“玻璃体腔注药”。5月6日,如期来“打眼针”的徐大爷成为门诊手术室首批患者,作为人民医院的“老病人”,升级的就医体验让大爷连口称赞。
全新改造完成后的西直门院区门诊手术室位于急诊急救中心四层,共有8个手术间。布局合理、设施完善,能够在局部麻醉下开展眼科、皮科、医疗美容科等各科的浅表部位手术,为患者提供了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捷的手术环境,同时在手术前后提供就医导引、信息支持和人文关怀。
麻醉科冯艺主任表示,门诊手术室采用“集中管理”的模式,遴选经验丰富的医生护士团队,为患者提供全周期、全流程、高质量、高效率的门诊手术服务。为临床科室提供高效运转的手术平台。未来将不断优化门诊手术规范与流程,逐步扩大门诊手术病种范围。
王俊院长指出,手术不仅是医院诊疗水平的重要体现,是医疗质量的重要内容,更是医院服务能力、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的集中体现。门诊手术室的全面启用,是医院优化手术空间布局的重要一环,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性时刻,将真正意义上满足患者需求。作为大学医院,作为公立医院国家队,全方位整合调配资源,通过门诊手术室、日间手术室、中心手术室统筹分级,不仅为患者提供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更进一步推动医院集中力量处理复杂高难度手术,优化救治流程、提升诊疗工作效率、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创新服务、提质增效,在改善医疗服务的道路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从未停止脚步。
(供稿:门诊手术室 宣传中心 责编:张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