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4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放疗核医学党支部成员及家属参观了故宫博物院,重新认识了这座古老的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紫禁城”。
故宫原为历代皇家宫殿,是世界上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木结构建筑群,世界上五大博物馆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改为故宫博物院供广大民众参观游览,游客近年来也增加到1600万之多,是世界排名第二的博物馆游客量的两倍。到2020年故宫这座历史悠久的建筑就要迎来它600岁的生日。
最近的一些热播的有关故宫题材的纪录片大受欢迎,例如“我在故宫修文物”“上新了,故宫”“故宫新事”等等,让普通老百姓更深入的了解了故宫,了解了历史,也了解了故宫背后的默默贡献的工作人员。
正如现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所说:“全球五大博物馆正好是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我想这正是说明了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是经济军事的强大,还要有文化的强大。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故宫近些年的发展和创新极大的加深了我们对历文化的认识,也增强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通过介绍修复文物工匠们的日常工作,支部成员们了解到了古人的精湛技艺与当代工匠的匠人精神,了解到高科技的应用在文物保护中的巨大作用,通过VR数字博物馆,在互联网上就可以360度近距离接触到高清的文物。
本次故宫之行,一方面,促进了党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有助于激发党员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党员们深深地认识到要不断地丰富学识,加强文化熏陶,立足本职,明确方向,严于律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支部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供稿:放疗核医学党支部 责编:田竞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