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体辐射全昌平 战略合作共建惠民
—— 昌平区政府——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启动
2013年12月5日下午,昌平区政府——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启动仪式在昌平区政府应急大厅205会议室举行。今后,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平台将覆盖昌平区各级医疗机构。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杉、党委书记陈红、内科教授郭丹杰、外科教授姜可伟、党院办主任邵晓凤、党院办副主任茅毅、信息中心工程师侯丽如及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工作人员,昌平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周云帆,昌平区政府副区长刘淑华及区部门领导,昌平区属二三级医院院长、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等出席启动仪式和座谈会。
启动仪式上,刘淑华副区长与陈红书记共同为“昌平区人民政府-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揭牌。王杉院长在致辞中提到,共同体的建立,标志着北大人民医院与昌平区在医疗卫生服务方面的合作交流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昌平区的百姓可以享受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全部的优质医疗资源。希望双方能够通过共同体这个载体,不断加深交流合作,提高对疾病的预防、治疗和慢性病管理的水平,使更多的百姓受益。启动仪式后,来宾一同现场参观医疗共同体工作室。
座谈会上,昌平区相关领导总结了近年来与人民医院建立共同体的情况。2009年7月人民医院与昌平区启动第一家共同体,经过三年的时间,共同体已全面覆盖昌平区属二、三级医院、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依托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昌平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通过信息平台开展预约挂号、远程会诊、继续教育、双向转诊等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昌平区属二三级医院院长、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纷纷提出,希望今后能够在继续教育、医师进修、病例讨论、科学研究等方面与人民医院有更深的合作。
刘淑华副区长表示,非常感激近年来人民医院对昌平区卫生事业的付出。杜高潮局长指出,近几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的帮助和支持下,昌平区卫生系统的整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极大促进了昌平区公共卫生体系构建、卫生信息化建设、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但目前昌平区在临床科学研究方面还存在短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无论在医疗、教学、科研还是管理方面,均处在全国领先地位,希望通过共同体平台,能带动昌平区卫生系统在科研方面的发展。
王院长对于大家提出的问题和期望一一回复。今后,双方可以在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统一规划,制定具体合作方案,充分利用社区人群的健康数据进行合作研究,帮助社区进行慢病干预。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以大学医院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西城区政府的支持下,依托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项目的支持,借鉴国际通行的IDS(Integrated Delivery System)模式,于2007年9月建立起以人民医院为中心医院、整合区域内各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形成新的“X+Y”整合型健康服务链,为共同体居民提供到从健康维护、慢病管理、疾病诊治所需的各项服务。运行至今,共同体成员机构已达313家,其中北京129家,外阜183家。目前服务范围已覆盖北京市的西城、海淀、昌平、大兴和顺义五个城区,以及新疆、云南、青海、山西、湖南、山东、哈尔滨、河南等省市,并跨出国门服务到老挝。通过创建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促进医疗资源有效配置,使广大居民享受到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
(党院办、宣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