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患者有了安全舒适“飞机降落场”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白塔寺院区建立麻醉恢复室

2013年12月16日,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白塔寺院区,一位刚做完全麻气管插管的鼻内镜下鼻窦炎病变清除术的患者,在新建成的麻醉恢复室度过了麻醉后的不稳定期,安全地回到了病房。
如果把麻醉过程用飞行来比喻的话,麻醉诱导相当于飞机的起飞,麻醉恢复就好比飞机的降落,麻醉的风险就可想而知了。麻醉恢复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承担着“飞机”降落的工作。麻醉恢复室的建立,可以为术后患者提供有效的监护,一旦出现危险能够第一时间进行有效抢救,让麻醉药自然代谢,使患者顺利度过麻醉后的第一个不稳定期,保障患者手术后的安全。
白塔寺院区的手术量逐年递增,去年已经达到13000余例,患者中有较大比例矫正月龄不到30周的早产儿、90岁以上的老人以及并发严重心肺疾患的患者,都是麻醉高风险人群。为了保障患者安全,经过近半年的筹备,在白塔寺院区建成了麻醉恢复室。恢复室内有三张床位,配备了专职的麻醉医生、护士,配备了功能齐备的麻醉机、监护仪及抢救设备。患者的收治范围涵盖了白塔寺院区的所有手术科室,包括小儿眼科手术、耳鼻喉科手术(儿童人工耳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普外科(70岁以上有心肺功能疾病)、妇科(大量的全身麻醉)及泌尿科(肾癌根治术、回肠代膀胱等)的手术患者。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西直门院区自2006年建立麻醉恢复室,配有8张床位,6名专职的麻醉护士,年均收治患者5000余人。麻醉恢复室配备有专职的麻醉医生和护士及齐全的设备,能够对麻醉后高风险的患者进行及时有效进行监测与抢救,使患者顺利度过麻醉后的不稳定时期,进一步保障患者安全。
(麻醉与疼痛医学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