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载大爱传承 “人民人”热血相融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职工自愿无偿献血

12月20日的北京,清晨室外的温度已经是零下,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里却早已涌动着热情和温暖,职工们早早的排着队在等候献血了。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每年组织职工在冬季血库存血量下降的时候无偿献血,今年已经是连续第四年。每年,职工们都积极踊跃报名参加,在献血当日更是早早的就来到医院排队,想在严寒冬日为他人的生命献出自己的温暖。由于每年报名人数太多,医院今年对各科室报名人数作了限制,今天共有98名“人民人”伸出爱的臂膀参与无偿献血,托起了他人的生命之光。



妇科的赵梦璐一不小心成为了今年第一名献血的职工,这已经是她第6次献血了。“其实我不是第一个到的,但一不小心成了第一个献的。”她腼腆的说着自己“第一名”的来历。献血对于已经献过多次的她来说已经是稀松平常的事了,今天其实她休息,她为了献血特意从家里赶了过来。不计付出,不求回报,这就是“人民人”的个性。
骨关节科的李志昌大夫是今天第一名献400ml的职工,由于今天他还要出门诊,早饭都没顾上吃,放下衣袖就往门诊跑。“不说了,我的病人还等着我呢!” 一个刚刚献了400ml献血的人,撂下这句话就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一溜烟跑向门诊了。前来献血的除了要出门诊的大夫,还有马上要上手术的大夫。胸外科的卜粱大夫今天受到了“加塞儿”的优待,由于他马上就要上手术,负责组织工作的工会老师一路给他开绿灯,让他不用排队,血液检测合格后马上就献上了。刚献完血,还来不及坐下休息,甚至吃点东西,他就风风火火的跑了。因为在医院工作,对于用血有切身的感受,大家深知鲜血的宝贵。急诊科的孙红护士长和肝胆外科的陈雷医生都说,因为在临床平时手术、抢救病人经常要急用血,鲜血就是生命之源。医者仁心,只有他们才更能体会这温热的血液的分量。
“他就是当代白求恩!”大家说着就笑开了。心脏中心心血管内科的李忠佑大夫被同事打趣后十分不好意思。李忠佑大夫是马来西亚人,这已经是他来北京的第11个年头了,在这11年中这已经是他第4次献血了。作为心血管内科的大夫,他表示,人体献200ml-400ml的血并不会影响身体健康,所以献血并不可怕。感谢李大夫跨越国界的捐献,爱心无国界,在大爱面前所有人都一样可爱。
收费处的彭志超是个腼腆的小伙子,但是有着让人敬佩的经历——他从18岁开始就每年献血,而且每次都献400ml。献血是光荣的事情,像他这样能一直坚持献爱心,默默的为他人带去生命希望的人更是值得尊敬的人。同样是献400ml,外表看上去清瘦的李晶绝对是别人眼里的“柔弱女生”,但在工作和献血上也绝对是“一个顶俩”。连续2年她都献400ml,却总是不愿意接受采访,只表示自己的身体条件允许,献400ml也没什么。她并没有把献血看成一件多么严重的事情,只是觉得自己做了自己该做的事。
对于大家的关心,“没事儿”是献血者们回答得最多的一句话。骨肿瘤科的尉然大夫刚刚献完血就要回去上班,他正好明天值班,一直要坚持工作到后天早上。科里让他换班调休他都不干,一直说“没问题,没关系”。“没事儿,应该的!”平时十分洒脱的医务处朱志峰此时也是一副洒脱的表情,他今天献了400ml,跟平时一样,没有多话,一抹袖子,上班去了。
一幕幕感人的情景,一句句质朴的话语体现着“人民人”的热情与无私。白衣天使们勇敢地伸出手臂,用涓涓热血汇集成爱的暖流,驱散生命的酷寒,与此同时,每个人也都体会到了奉献的快乐和幸福。
除了献血的人,在休息室里还活跃着另一群人的身影,他们为献完血的职工们端茶递水,盛粥送饭,对献血者关怀备至,他们就是各个科室的主任、党支部书记、护士长、工会干部等。他们像家人一样爱护着科里的成员。心脏中心为献血者准备了表达感谢的美丽鲜花和感谢信;骨髓移植病房特意安排献血的职工今天休息;眼科的同事们主动代替今天献血的大夫承担工作……点点滴滴,无不体现着科室的团结和同事间的关爱。耳鼻喉科的沈凤琴护士长说;“这次一定要让科里献血的同志好好休息,他们总不听话,献完就去上班,今天我要把他们送上回家的车才回去上班!”

在休息室还有一个特殊的身影,她提着暖瓶,热情的为大家的碗中倒上中药,这就是中医科的王少杰主任。她为献血的职工特意熬制了补充元气和体能的“十全大补汤”,只是其中两味药跟传统的“十全大补汤”不同,她用了一点小心思。因为人参上火,王少杰主任特意把人参换成了不容易上火西洋参;又怕大家嫌中药苦,就往药粉里放了一些巧克力粉盖住中药的药味。所以难喝的中药就变成了现在又营养滋补又好喝抢手的“畅销”汤药。
采血室里井然有序,休息室里暖意融融,随着采血器的摆动,大家的血一点一点融汇在了一起,汇成生命的海洋。上面提到这些人都只是献血人群中的小小剪影,每一个献出热血的“人民人”背后都有自己的故事,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体现着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优良的道德传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今年正值北京大学人民医院95周年院庆,95年仁恕博爱的医院传统塑造了“人民人”坚毅、仁爱的性格,也是醇良的“人民人”将医院的博爱精神传递到社会各个角落。
(宣传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