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第三届北京大学国际交通医学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 2014-06-28 16:31 ]

第三届北京大学国际交通医学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2013年12月15日,由北京大学交通医学中心、北京市医学会主办的第三届北京大学国际交通医学高峰论坛在北航唯实大厦成功举办。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北京大学交通医学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姜保国任本次论坛的大会主席。论坛以“创伤中心建立的标准及意义”为主题,就交通创伤急救尤其是创伤中心在严重创伤救治中的作用及意义等相关热点问题展开了讨论与交流。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交通医学研究创始人、北京大学交通医学中心名誉主任王正国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前主任委员、解放军总医院全军创伤修复重点实验室主任付小兵,国家卫计委医政司副司长赵明刚,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会长金大鹏,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解放军交通医学研究所所长周继红,中华医学会辽宁省骨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大连医科大学副校长吕德成以及来自全国11个省市的近200名专家、教授应邀参加了会议。另外,欧洲创伤学会主席、德国汉诺威创伤中心主任Hans-Jerg.Oestern教授,美国迈阿密创伤中心主任Mauricio Lynn也应邀参加此次论坛。
 
      开幕式上,姜保国教授、王正国院士、赵明刚副司长、金大鹏会长先后致辞。为表彰姜保国教授、王天兵教授在推动中国交通创伤急救发展和促进中欧创伤急救学术交流方面所做出的突触贡献,欧洲外科学会创伤学分会主席Hans-Jorg Oestern代表欧洲外科学会为两位教授颁发欧洲外科学会创伤分会委员证书。这是该学会首次吸纳中国学者进入该组织。
 
      在随后的学术交流会上,王正国院士以《中国交通创伤现状与存在问题》为题,全面介绍了中国交通医学研究的现状,并对未来交通医学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付小兵院士以《重视疾病谱变化,开展创面治疗中心建设》为题,全面介绍了创面修复中心在创面修复中的优势和作用。姜保国教授以《严重创伤救治规范在中国各城市的实施》为题,介绍了严重创伤规救治规范的研究与推广项目实施两年来的进展及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严重创伤救治规范的研究与推广》是姜保国教授在2011年获得的原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该项目的实施历时3年,整合了全国21家单位的专家、学者,覆盖了全国七个行政大区,16个城市和地区近1.7亿的人口。初步形成了与国际发达国家接轨并适合中国国情的严重创伤救治规范,得到了业内同行的认可及相关医疗管理部门的首肯。Hans-Jorg Oestern教授、Lynn Mauricio教授分别介绍了德国创伤中心和美国创伤中心的设立标准及作用,受到了与会代表的高度关注。郝定均教授、陈仲教授、李兵教授分别介绍了严重创伤救治规范在陕西西安、云南昆明、广西柳州的实施情况。
 
      北京大学交通医学中心成立于2005年10月,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联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人民医院及第三医院的急诊、创伤骨科、神经外科、胸外科、外科监护、康复科等多科室,公共卫生学院及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等多个单位参与组成。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正国教授为北京大学交通医学中心名誉主任,姜保国教授为中心主任。中心以北京大学的优势资源为依托,整合多家单位及医疗科室的专业技术特长,特别是针对道路交通损伤的高起点临床诊疗技术,与道路交通损伤临床需求密切结合,开展高水平的科研工作,包括启动了一系列的交通创伤流行病学调查;创伤救治程序研究以及提高救治效果的系统研究。
 
      2011年12月31日,卫生部医政司正式批复,在北京大学交通医学中心成立国家级严重创伤规范化救治培训基地,并将基地命名为“全国严重创伤规范化救治培训基地”。
 
      通过本次高峰论坛的成功举办,使大家对创伤中心的建立标准以及创伤中心在严重创伤救治中的作用和意义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创伤骨科  王天兵)

地   址: 医院地址(西直门院区):北京市西直门南大街11号
邮编:100044

官方APP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