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世界卫生经济专家云集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解读新医改:我院王杉院长在北大光华卫生经济论坛主持健康投资与科学管理圆桌会议

[ 2014-10-31 14:32 ]
2009年7月11日,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与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联合举行的“国家健康生产力与科学发展论坛”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2号楼阿里巴巴报告厅隆重召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杉院长被特邀做下午健康投资与科学管理圆桌会议的主持人。
本次大会共分健康生产力与经济发展和健康投资与科学管理两个主题,分上下午进行,吸引了来自国际和国内的专家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对中国史上力度最大、目标和挑战空前的医疗制度改革、中国医改与民生增长关系的重大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了探讨。各位专家和学者从宏观到微观、理论到实践、国际到国内的广角透视医疗改革与科学发展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因为我国正处在探索医疗保障制度的安排和支付手段的革新阶段,在健康投资和科学管理问题上与发达国家比起来起步较晚,经验相对来说比较薄弱,因此下午的主题直接涉及到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在操作层面上的若干问题,尤其是医疗服务、保障制度和支付手段的改革。在来自发达国家的四位顶级专家主题发言后,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杉院长主持和北京市卫生局局长、药监局局长方来英教授、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医疗保障司司长姚宏教授、国家卫生部药政司司长郑宏教授、国家卫生部医疗监管司司长张宗久,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顾昕,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胡善联,及自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Lou Garrison等领导和专家及参会嘉宾一起在圆桌会议就《国家药品基本目录》范围、调整《基本医疗保险目录》、医疗资源合理分配、公立医院的配套方案、公立医院运行补偿等中国目前面临的新医改相关问题进行了细致深入的探讨,Lou Garrison教授和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胡善联分别向大家介绍了美国的新医改和上海医改情况。
 
(两办)
 
附件1:“国家健康生产力与科学发展论坛”两个主题内容介绍
上午主题:健康生产力与经济发展
根据国家医疗体制改革方案,构建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是中国近期的发展目标。该项雄心勃勃的计划既是落实“以人为本”基本国策的重大民生工程,也将有助于在应对当前全球经济危机之际,减少国民看病就医的后顾之忧,扩大消费内需,从而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因此,国民健康是重要生产力,医疗保障则是培育健康生产力的重要制度安排。上午主题将聚焦国家健康生产力的理论基础、制度条件以及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取向与实证。
下午主题:健康投资与科学管理
国家健康生产力的提高需要公共财政投资和医疗保障体系的支撑,因此科学高效的资源筹集、配置和管理机制尤为重要。筹资的三大源泉包括国家财政、社会资源、和个人缴费,这将充分发挥和体现健康投资与责权对等的重要意义。同等重要的是,如何科学设计其资源配置的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各主体的积极性、优化保障资金的使用,这主要包括保障制度的科学基础,保障内容(如基本药物和保障目录的制定)、保障水平(自付、统筹和补偿标准制定)、以及价格机制等重要内容。下午主题集中论述国家如何优化健康投资和资源配置的技术手段,促进卫生技术评估(HTA)和医保政策的科学管理水平,从而提高国家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率和国民健康生产力。
 
地   址: 医院地址(西直门院区):北京市西直门南大街11号
邮编:100044

官方APP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