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体谅与交流:我院 “志愿•参与•奉献•实践”志愿精神系列征文之八

[ 2014-10-31 12:25 ]
六月份,我们参加了人民医院组织的志愿者活动,我负责的工作主要是导医。
导医,顾名思义就是引导就医。人民医院是一所大型三甲医院,科室较多,分类也比较细,这就使得来就诊的患者很难找到自己应该去看病的诊室。我们负责的工作主要就是当患者来咨询时,帮助他们找到要去的地方。导医听起来工作比较简单,但是工作量并不小,来咨询就诊诊室的患者很多。
虽然医院的门诊楼道内贴有科室分布的指示牌,但是条理较差,很多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往往看上五分钟也找不到自己要去的诊室。我建议,指示牌排版应更加条理性,比如,按内、外、妇、儿等分类把科室分写在不同位置,更细致的分类按中国人习惯的拼音排序,可能会更方便患者查找。
有时候,患者会根据症状来询问应该去哪个科就诊,比如有个病人就问我,“我的腿有些肿,应该去看什么科”。根据所学的专业课知识,能够造成下肢肿胀的疾病种类很多,包括皮科,心内科等很多学科,这时如果想要对患者的病情了解的更清楚,就要进一步详细的询问病史。但是由于志愿者工作的特殊性质,我们应建议他们去门诊大厅的咨询台了解应该具体情况,这对于医学专业的我们来说,也有些不太适应。
虽然进院学习已经一年多了,但我们对医院所有科室的位置也不是都知道。在当志愿者的过程中,也有答不上来的尴尬场面。记得有名患者问我,PTCD在什么地方做,我就很茫然,后来转科的时候才知道,原来是在病房楼做。其实即使在平时的实习中,在医院也经常会有来就诊的患者询问就诊地点,因此对我们来说,对科室位置分布的掌握也是有必要的。
其实上述工作都是比较简单的,真正让我有些发怵的还是听患者发牢骚。在导医的过程中,经常会有患者把我们当成“意见箱”,尤其是老年患者们,普遍都抱怨挂号难,看病贵,就诊程序繁琐。对此,我们也只能尽量开导他们,目前这是普遍问题,中国的医改也在为解决这个问题努力。
志愿者工作虽然短暂,但是通过与患者们的交流,我们也以医生以外的身份了解到患者的一些想法和难处,这都对我们以后在临床中的工作学习有积极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和患者沟通,理解他们。同时,我们也理解到,导医虽然是看似琐碎的小事,但是对医院的日常工作也非常有意义。
(2004级长学制医学生志愿者 李加宁)
 
地   址: 医院地址(西直门院区):北京市西直门南大街11号
邮编:100044

官方APP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