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延续·志愿者精神:我院 “志愿•参与•奉献•实践”志愿精神系列征文之十九

[ 2014-10-31 12:15 ]
每次看到“Beijing 2008”的logo,便有一股强烈的感情涌上心头,有感动,有感慨,有骄傲,有伤感,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但这份感情不是为那宏大的场面,也不为那绚烂的烟火,而是源自比宏大更具包容性,更具感染力的志愿者精神,比烟火更绚丽的志愿者的笑脸。无以伦比的北京奥运会,无以伦比的志愿者。
奥运会期间,作为赛会志愿者、场馆通讯员的我,无论多么忙碌,每天都会用文字报道我的所见所闻。经常是凌晨一、两点结束服务工作后,兴奋地文字才开始在电脑屏幕上跳跃,没有一丝倦意。但当2008年8月24日那一天,在收获成果之时,我却再也不愿提笔了。不喜欢句号,不想结束,不断地问“难道我的志愿服务就此完结了?难道志愿者精神仅是昙花,只有在特定的场合,特定的温湿度下才会短暂而美丽的绽放?”直到今年3月份,加入了人民医院志愿者队伍后,我肯定的告诉自己,志愿者精神是顽强的,是生生不息的,越是在阴暗的角落,在弱势面前,越显示出它的伟大和博爱。
4月2日早晨六点四十五分,我开始了第一次院内志愿服务,岗位是在门诊大厅西南角的就诊卡办理处,主要职责是帮助前来就诊的患者办理就诊卡。上岗前已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还是被各种突发事件打了个措手不及。遇到了不识字的外地患者,战战兢兢地在大厅里绕了一圈又一圈,眼神中充满了无助和恐惧,上前表明身份后,我成为了一根“救命的稻草”,帮助她填写申请表格、办理就诊卡,引领排队,直至将她护送到门诊楼外的呼吸科门诊;遇到了左手提着旅行包,右手抱着熟睡的宝宝的年轻母亲,因无法填写申请表格而焦急,我帮她填写了表格,顺利挂完号,丝毫没有打搅到睡梦中的孩子;天真地认为志愿者标志性的微笑可以敲开每一扇心门,化解一切冲突和矛盾,但依然不能平息个别患者的怒气,有些人甚至质疑我们的志愿行动……也许正是因为我们的志愿者队伍还不够强大,志愿者精神还未深入人心,志愿服务还未受益于每一个人,才会存在不理解和误会。
看到不识字的患者在我的帮助下顺利就诊,仅仅动了地笔杆便得到了年轻母亲的连连致谢,我的付出得到了大多数患者的肯定时,仿佛又回到了激动人心的奥运赛场,重新获得了延续志愿服务、传播志愿者精神的动力。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愿我们的行动、我们的微薄之力能够使伟大的志愿者精神得以传遍每一个角落,让每一个正在经受病痛折磨的人感受到些许温暖,让我们生活的环境更加和谐。
                                                (心脏中心志愿者李勍)
 
地   址: 医院地址(西直门院区):北京市西直门南大街11号
邮编:100044

官方APP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