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外科医生同时也是我们人民医院的一名志愿者,当初报名参加医院志愿者服务的初衷有两个。
一是培养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和以往的观念不同,医疗现在定位为服务行业,患者来医院就诊,认为自己是一名消费者,是被服务的对象,而很多医务人员仍然有患者是来“求医问药”的老观念,这无疑造成了双方就医理念上的差别,这样的差别有可能带来诊疗过程的不和谐。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医务人员,希望自己能主动的培养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又恰逢医院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平台,在自己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就报名参加了。
另一个方面是进行换位思考。作为一名外科医生,在工作中感受到目前医患之间确存在一些问题,可能还是医患双方沟通不够,相互的理解不够所致。那么,除了目前社会因素以外,我们医务人员自身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有什么需要改善和提高的地方?我觉得很有必要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换位的思考,或者改变一下自身的角度去思考。所以,我参加了人民医院的志愿者服务。
另外我建议在有可能的情况下,是否也能从治愈的患者,患者家属,社会其他人群中招募志愿者,在其为其他患者服务的同时,也会进一步对医疗服务以及医务人员有更好的理解。
通过这段时间的医院志愿者服务,我有很多感触和体会。首先,我深切的体会的患者看病的艰难。我们目前的服务主要是集中在医院的门诊挂号大厅,从早上6点45到7点半的服务。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患者及家属为了能挂上好的专家号,经常从凌晨就来排队,甚至通宵的守候。而我们医院的门诊大厅在当初的设计是为满足3000人次/日的门诊量设计的,目前我们医院的日门诊量平均在6000人以上,所以经常会出现较为拥挤的现象,志愿者的门诊服务对门诊大厅秩序起到了明显的改善作用,特别是在导医和登记人员上班之前,能为患者提供的大量的就医信息和细节,帮助了患者,也疏导了挂号就医的巨大压力。
第二,由于切实深入到患者当中,感受到患者看病的不容易,加深了我对患者的理解,所以在平时的医疗工作中,就能更加自觉自愿的去为患者考虑,改善自己的服务态度,提升自身素养,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以便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第三,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能发现在就诊流程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作为人民医院的一名员工,将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通过适当的渠道反应给医院。我们欣喜的看到,我们反馈给医院的一些问题和建议,医院也非常的重视,并且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比如医院开展的多点挂号已经在临床实施并造福了广大患者及家属。
(创伤骨科志愿者 王天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