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工会小组活动

[ 2014-10-24 16:11 ]

小暑已过,大暑将至,为了缓解大家忙碌和紧张的工作,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组织医护人员及家属150余人参加了——“草原消暑之行”活动。

7月22号中午,大家坐上前往内蒙古镶黄旗的大巴。在6个多小时的旅途中,多才多艺的小朋友主动为大家献唱,稚嫩的童音宛转悠扬,唱出了草原的辽阔和美丽,赢得了大家阵阵鼓励的掌声。随后家属也各自开始自我介绍,吐露作为医护人员家属的自豪及对工作在医疗一线的医务人员的支持,听着这些温馨体贴、幽默诙谐的话语,在场每个人内心都充满了幸福。

在欢声笑语中,草原就如一幅悠然自在的风景画,慢慢进入了大家的视野:路边草地上吃草的奶牛,远处山坡上成片的羊群,骑着马、舞着鞭的牧人,扑鼻而来的草香和泥土的芳香,每个人都被这美景沉醉了。热情的蒙古族同胞们骑马开车在十里之外相迎,黝黑的面孔、淳朴的笑容、朴实的话语让人倍感亲切和感动。

第二天一大早,大家兴致勃勃地向着旅行的第一个目的地——鸿格尔山出发。大巴在草原上奔驰,广阔的平地和远处起伏的山脉都是那么青翠,偶尔有几户用石头垒成的房子和几帐蒙古包一闪而过。到了山脚,大家都迫不及待地下车,投入自然地怀抱,孩子和大人都奔跑起来。一望无边的绿草地,仿佛一条美丽的地毯平平地铺在眼前,每一步都有草叶划过裤腿,沙沙作响。草丛中的昆虫和小动物被惊动了,到处乱飞乱蹦,引得人们阵阵惊呼。步行六七公里后,踏过一条干涸的河流,绕过一个小山凹,美丽的鸿格尔山就在映入眼帘。蒙族同胞已经撑好了遮阳伞,备好了香气四溢的奶茶和奶豆腐,大多数人就地而坐,一边品尝美食一边欣赏塞外风情。以魏丽惠主任、唐军和崔恒为首的一队人则开始登山,山路旁布满千姿百态的石头,郁郁葱葱的野草、五彩缤纷的花朵和挺拔苍劲的杜松更是连绵不绝,共同构成了一派奇特的风光。登到山腰,崔恒主任不禁放声歌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蝴蝶纷飞百鸟儿唱,一弯碧月映晚霞……”,其他人也受到感染,一起哼唱起来。在海拔1650米的山顶,是被誉为“离天最近的敖包”的鸿格尔敖包,由白色的石头堆砌而成,周围则系满了白色和蓝色的哈达,最终登上顶峰的十个人绕敖包正转三圈,并且往敖包上摆放一块石头以祈求好运。

午饭后大家驱车前往大庙,大庙的前身是历史悠久的哈音海尔瓦庙,大殿里供奉着多尊佛像,有虔诚的喇嘛念诵着经文,酥油灯明亮又温暖,大家都安静地上前为家人和我们的祖国祈福。之后大家来到蒙古包附近,在牧民的保护下,孩子们欢快地骑上了马背,在草地上轻快地跑着。夜晚慢慢降临,大家被牧民盛情请进蒙古包。旗委书记周金桩代表全区人民对北大人民医院六年来为镶黄旗医疗事业发展做出的贡献表示忠心的感谢。魏丽惠主任表示妇产科医务人员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继续对旗区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及牧民的义诊工作。好客的东道主用银碗盛满美酒为大家献上祝福,蒙古姑娘唱起动听的祝酒歌。大家双手接过酒,用左手托碗,右手无名指沾上酒水后先弹向空中,是为敬天;再用无名指沾酒弹到地面,是为敬地;最后用无名指沾酒向旁边弹开,是为敬祖。经过这三道程序后,大家将碗中酒一饮而尽,尽情享受着美酒和美食。最后一道菜是烤全羊,也是牧民献给最尊贵的客人的,焦黄的烤全羊跪着,羊头上系着蓝色哈达,年长的牧民在一旁用蒙语讲着话,虽然听不懂但是我们知道那一定是为远到而来的客人表达着美好的祝福。饭后就是最激动人心的篝火晚会,美丽的烟火腾空而起,照亮了夜空,红通通的篝火也被点燃了,悠扬的马头琴、激昂的蒙古歌声骤然响起,豪放的蒙古牧民载歌载舞,歌唱着祖国,歌唱着幸福的生活,大家在篝火周围挽起手一起跳着欢快的蒙古舞蹈,崔主任一曲悠扬的《天堂》,把气氛推向了高潮,场面更加热烈和欢快,人们沉浸在民族团结、和谐的浓浓氛围之中。

第三天一大早,大家安全返回北京。享受了这几天的放松和快乐后,大家将更加努力的投入到工作中,也会一如既往地帮助那些医疗水平落后需要给予支持的地区,为维护所有病人的健康而共同努力。

(妇产科工会小组)

 

地   址: 医院地址(西直门院区):北京市西直门南大街11号
邮编:100044

官方APP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