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喜迎国庆之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圆满完成卫生部2011年健康快车扶贫白内障手术的医疗任务。
2011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承担了第一列健康快车的医疗任务,来自眼科的医师陈宜、石璇、元力、曹晓光,护士曹璇和段晓明组成了医疗队。在4月至9月6个月期间,共开行两站,分别于4月至6月在河南省周口市,7月至9月在吉林省松原市,为当地白内障患者进行免费复明手术。
卫生部健康快车项目作为扶贫工程,每到一地除为当地贫困白内障患者带去光明的同时,也带去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怀以及社会公益团体和人士对弱势群体爱心。医疗队的每位成员都充分意识到了这项光荣的使命以及肩负的责任,大家群策群力,积极克服各种困难,高质量如期完成任务。
医疗队出发前夕,医院特意召开座谈会,王杉院长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亲自为医疗队送行,他勉励要大家发扬人民医院的优良传统努力,树立团队精神,理清思路,注重学习,并再三叮嘱医疗队成员在外工作要注意健康、保证安全,要充分展现出“人民人”的风貌。院办、医务处及护理部的领导和老师给予了精心的安排。
8月,医院副院长黎晓新教授带领院办和护理部领导亲赴吉林省松原市慰问车上工作人员,带去问候的同时也勉励大家勤奋工作,更好地为当地贫困白内障患者服务;慰问期间,医院领导还同健康快车基地医院的吉林省前郭尔罗斯县医院的领导就医院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两站工作的间隙,医务处郭静竹副处长又召集大家座谈,深入了解车上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并为大家解决了很多具体的困难。每当在工作上遇到难题,大家随时都能从眼科副主任鲍永珍教授那里得到悉心指导,她还始终关心着大家的饮食起居;医务处的孙淑琴老师则经常性地问候大家并积极帮助协调解决各种问题,使远离家人和同事,在陌生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医疗队成员感受到人民医院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6个月的健康快车工作是紧张而有序的,医疗队的成员必须较快地适应和熟悉了工作环境,个个身兼数职,顺利开展工作。健康快车每周有6个工作日,其中5个手术日,平均日手术量超过20例/日,最多一天完成了38例手术。手术室护士段晓明每天清晨5点多钟就要进手术室准备当日的手术用品和医疗器械,医生和护士6点开始复查前一日手术的患者,7点30分准时开始当天的手术。在手术进行过程中,眼科护士曹璇除了带领当地的工作人员保证当日手术的顺利进行之外,还要安排前一日术后患者返回基地医院、接诊新上车准备次日手术的患者,并为他们做先期的各项术前检查和准备,每天经手的患者接近百人。虽然任务繁重和工作紧张,但重见光明的患者洋溢的喜悦,足以令大家得以欣慰。今年的两站工作共计完成白内障手术2027例,其中河南周口1019例,吉林松原1008例,术后第一天超过96%的患者成功脱盲,未发生严重医疗事故。
河南省周口市眼科医院和吉林省前郭尔罗斯县医院作为健康快车基地医院配合了今年的健康快车工作。每一站3个月内医疗队成员在完成医疗任务的同时,还与这两家医院的医护人员进行了充分的合作交流,并完成培训工作,以达到共同努力提高白内障防盲治盲水平的目的。具体要培训当地上车医生认识并熟悉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熟练手术技巧,规范白内障手术的手术室管理和流程,规范和完善白内障围手术期的护理等工作。与此同时,医疗队成员与当地的工作人员之间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大家认真的工作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受到了当地医护工作者和患者的一致好评。
连续在健康快车上工作的人员要接受不同方面的挑战,每到一站,均要了解当地的风俗与文化,以便于与患者及相关的工作人员合作沟通,其举止在展现首都人民的风貌的同时要体现出谦和的态度。
快车成员由卫生部委派的1名车长和其他2名工作人员及4医护人员组成,每天7人工作、吃饭和起居都是在狭窄的列车上完成,日常的细微的言行都要顾及大家,在朝夕相处中建立了深厚友谊的同时,久了也免不了觉得生活的单调和枯燥,为了调剂和放松以利更好的工作,大家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参观和游览,在重温中华民族悠久历史、饱览祖国秀丽山川的同时也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
在工作期间,还接待了健康快车捐助者组织的亲子探访团。来自大城市生活优越的小团员们参观了健康快车,还帮助患者打饭、为列车打扫卫生、访问贫困白内障患者家庭,这些活动,使上车的医护人员对慈善公益事业有了进一步感悟。健康快车工作,给大家留下的不仅仅是一段简单的工作经历和业务水平的提升,更多的是工作和生活的感悟和磨砺。
在此,感谢所有为医院顺利完成卫生部2011年健康快车扶贫白内障手术工作辛勤付出的人们。
(眼科、医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