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6日至7日,全国第二届“免疫介导消化系统疾病论坛”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科教楼多功能厅成功举行。本届论坛邀请了美国、日本等国外知名专家、国内消化界、肝病以及风湿免疫界知名专家四十余名,成功搭建了一个多学科交流的平台,吸引了全国各地300余名代表参会。
随着“紊乱的免疫反应介导疾病发生”这一理念在理解疾病发生机制中逐渐被接受,越来越多的临床和基础医学家关注免疫相关因素在消化系统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次论坛在第一届论坛的基础上,仍以免疫介导的消化系统疾病为主题,更深入的探讨了免疫因素在肝脏、胃、肠道、食道等多脏器系统性疾病发生中的机制和作用。作为中国第一个以“免疫介导”为切入点讨论消化系统疾病的学术论坛,本次论坛既是对第一届论坛宗旨的继承,又具有独特的创新性及实用性。作为全国继续教育项目,论坛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免疫介导的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水平,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论坛开幕式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杉院长和副院长、大会主席刘玉兰教授致欢迎辞,来自美国芝加哥儿童纪念医院肠道和肝脏炎症研究中心谭小弟教授、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医学院金井隆典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胡品津教授、北京协和医院钱家鸣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刘玉兰教授、栗占国教授等知名专家分别做了特邀专题演讲。
其间,来自中、日、美3国的专家进行了精彩的学术报告与交流、疑难病例讨论。参会专家和代表都对本次论坛给予高度评价,并表示将把“免疫介导消化疾病论坛”办成全国品牌的消化学界学术活动。
本次论坛讨论内容涉及免疫相关肝脏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发生过程中的免疫分子变化、消化系统疾病诊治中的免疫相关的标记物以及免疫相关的食道和胃肠疾病,从分子水平到流行病学现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多角度、全方位的使大家深入认识和理解免疫机制在消化系统疾患发生中的重要作用。本届论坛充分介绍了免疫相关消化系统疾病的特点、难点及研究热点,密切结合临床实践,由浅入深,既开阔学员思路、又能学以致用。每一版块结束前的病例讨论,不仅活跃了大家的临床思维,同时各位专家的点评,体现了消化病学大家严谨的学风,为年轻医师拓展了临床思路。
为期一天半的论坛,把免疫机制在消化系统疾病发生发展中重要作用的认识引领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现代医学错综复杂,各学科专业越来越细化,多学科之间的学术交流至关重要。此次论坛以免疫介导消化系统疾病为中心,会集了多个领域的专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层面叙述最前沿的研究成果,保证了学术交流的广度与深度,内容丰富而生动。作为本次论坛的举办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的全体医护人员、研究生,通过举办这样一次思路新、水平高的学术会议,向同行们展示了本科室开阔的视野、活跃的思路以及不俗的学术水平,不仅进一步加强了与国际、国内间的交流,也更好的为学科发展打下基础。
(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