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流感进入高发期,医院发热门诊、急诊、儿科门急诊量明显上升,发热患者流感筛查阳性人数也明显上升。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充分调配、优化院内医疗资源,尽全力保障患者就医需求。
优化配置 迅速应对
2022年年底,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病毒感染高峰以及重症救治的考验,形成了完善的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积累了丰富的救治经验。面对此次流感高峰,医院党政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王俊院长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参加“两会”期间,多次听取医院发热门诊、急诊相关工作汇报,指导统筹协调工作。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王建六多次赴发热门诊、急诊实地调研,召开专班工作会议专题研讨,组织调配、优化院内医疗资源,要求相关临床医技科室和职能处室要全力保障患者就医需求。
发热门诊因地制宜,克服空间有限、人员紧张等实际困难,开放备用诊室,实行双班制度,优化医护配置,尽可能增加接诊医师、护士。除了增加人员、改变班次,还设置了机动岗位,实时监测候诊人员数量,根据候诊量,更加灵活调整出诊人员配置。此外,为拓展就诊空间,发热门诊增开多个诊室,高峰时段,诊室应开尽开,保证就诊患者均有独立就诊空间。日益增多的发热门诊量让医护人员经常忙的头都抬不起来,水也顾不上喝一口,但依然尽心竭力为患者服务。
儿童作为流感易感人群之一,近期单日诊量较往年同期上升,甲流患儿的占比明显增加。儿科统筹人员,每日门诊在上午十点左右到达高峰期,增派一位值守病房的医生前往支援门诊,确保“小患者”们可以得到及时医治。分诊台增派专科护士,开启“加速”分诊模式,专人为小患者们进行预检、测鼻拭子,有效隔离发热的小患者与不发热的小患者,降低交叉感染风险。“医生出诊到下午一两点,吃不上午饭是常态。孩子们发烧时看着那么难受,我们只想让他们快快好起来!”一直在不停操作、忙碌的护士说道。
为了尽量减少患者滞留,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将有限的医疗资源留给最需要的人,医院及时对患者进行筛查,实施分层收治。首先全力保障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如传染病筛查阳性的急危重症患者,感染科及时收治入院;如传染病筛查阴性的患者,而感染科病房病床使用率100%时,急诊科及时收治继续治疗。除此之外,急诊科及时将病情稳定的输液患者转诊至社区,减少患者滞留时间,为接收病情危重的发热患者腾挪更多空间。
统筹资源 高效调整
化验结果出得快一点、取药更方便一点,就能让患者少等待、减少流动、减少交叉感染风险,为此,肝研所、检验科、药学部等做出了很多努力,最短时间完成改造与流程畅通。
为了缩短标本配送时间,医院统筹规划,充分进行“资源再利用”,将原来发热门诊门口设置的用于核酸采样的采样亭,改造成甲流、乙流抗原检测地点。由肝研所负责检验的技术人员“驻守”发热门诊。以往需要配送的标本,现在直接就能在发热门诊随采集随检测,节省了配送路上的时间与配送人力。“发热门诊的驻点检测工作从早八点到午夜十二点,入夜后真的是很冷,滴试剂的手都是抖的。但看到抗原检测时间缩短,排队等待结果的患者队显减少,我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肝病研究所张润玲技师说道。
以前,为尽可能减少交叉感染,发热门诊患者不进入门诊病房取药,而是由专门的配送人员帮助取药。为了减少这一等待时间,药学部利用发热门诊区域内的空间连夜设置了临时药房,调派专人负责值班,以缩短患者等候取药的时间。“我们这个临时药房在应对新冠救治高峰的时候就启用过。”药学部主任张晓红说。此外,药学部还增加相应药品的储备,保证发热门诊、急诊、病房发热患者的药品供应需求,并针对性地增加了儿童用药储备。
除了省去标本配送的时间,检测、出报告环节等都在往前赶。检验科、肝研所增加更多人力,加班加点,24小时轮班,保证急诊、发热门诊化验结果及时回报,进一步减少患者候诊时间。检验科增加夜班加强班,并增设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涵盖甲流、乙流、肺炎支原体等常见病原体,检测效率更高,助力甲流鉴别诊断。
多部门协作 全力保障
除了临床不断进行资源优化,党院办、医务处、信息中心、基建处、总务处等多个职能部门也积极沟通配合,诸多措施迅速实施。
发热门诊检测亭改造工作一启动,各个部门立刻响应。一夜之间,试剂盒、网线、电脑、扫码枪、各种物资全都配备齐全。
就诊人数的增加会使大家等候的时间变长,发热患者本就难受,还要等待这么长时间,更加痛苦。为提高患者候诊条件,提升舒适度,医院在“寸土寸金”的院区内“挤资源”,增加发热门诊及儿科候诊区域座椅。随着天气渐暖,又在室外区域增加部分等候区。
党院办联合门诊部迅速按需调配“大使”岗位至发热门诊,在高峰就诊时段协调引导患者就医。“大使”们用温暖的微笑和话语抚慰患者焦虑的情绪。
全院各科室、部门工作人员共同为提高患者满意度做出积极的努力。迅速应对,诸多举措获得了患者好评和各级领导的肯定。
经过新冠病毒疫情的历练,“人民”用肩膀扛起如山的责任。闻令而动、冲锋在前,坚毅果敢、无私奉献,用恪尽职守,体现医务人员的责任与担当、以实际行动,为实现“四满意”奋斗目标而努力!
(供稿:宣传中心 责编:李杨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