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聚焦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领航者讲堂正式开讲

[ 2023-03-06 15:20 ]

科技是医院发展之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医院始终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坚持“一二三四”发展战略,以集成创新发展为主线,把科研工作摆在医院高质量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2023年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建院105周年,为营造良好学术氛围,积极弘扬优秀学术传统,医院搭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领航者讲堂”,每月举办1-2期,每期邀请1-2位国家级人才报告。2月22日,“领航者讲堂”正式开讲!第一讲特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俊院长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田捷教授莅临讲堂做专题报告。此次讲座由赵翔宇副院长主持。

王俊院士作题为《精细入微,以简驭繁——肺癌外科智能辅助模块的探索》的讲座。王俊院士在讲座中指出,20世纪90年代,随着腔镜技术的成熟,胸腔镜微创手术应运而生,作为将该技术引入中国的胸腔镜“老医师”,他见证了胸外科从传统开胸到现代微创的转型升级。从医多年来,胸腔镜技术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受益,但目前我国有限的手术能力仍然不能满足巨大的疾病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王俊院士带领胸外科研发团队,与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合作,在自动驾驶技术的提示下,通过人工智能对胸外科手术进行术前精确规划和术中实时导航,并进行风险预警,从而降低年轻医生进行胸腔镜手术时的技术难度,提升手术安全性。

王俊院士表示,尽管技术的创新发展日新月异,但医生更要关注技术的可普及性,在精细入微的同时,做到以简驭繁,才能够真正解决医学面临的时代挑战。

田捷教授作题为《从临床问题到临床文章,医工交叉合作共赢》的讲座。田捷教授在讲座中指出,许多临床医生在进行科学研究时都有“如何在浩如烟海的各类研究成果中,为自己发现的临床问题找到合适的研究方法?”的困惑。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作为医工交叉领域的重量级专家,田捷教授用他本人完成的一系列与临床医生的合作研究作为案例,为大家生动地讲述了如何通过人工智能沟通微观和宏观,进而沟通基础和临床,加速跨越基础和临床之间的“死亡谷”,加速研究成果的应用。

田捷教授的研究成果在多个临床医学领域均有应用,以“术中光学分子影像”为例,该成果在结直肠癌、肺癌、胰腺癌、妇科盆腔神经等领域均有高质量论文发表,为精准外科手术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使得外科医生在术中每时每刻的决策具备客观可视化依据。

两位“领航者”的分享结束后,在场听众意犹未尽,积极与两位讲者交流。大家表示,这样与“大咖”们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十分难得,受益匪浅,对自己未来的临床工作和研究工作都深有启发。

“领航者讲堂”系列学术活动,将每月带领大家走近各领域中的翘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全方面了解医学前沿发展,共飨学术盛宴!

(供稿:科研处  责编:李杨乐)

from clipboardfrom clipboardfrom clipboardfrom clipboard

地   址: 医院地址(西直门院区):北京市西直门南大街11号
邮编:100044

官方APP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