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0日下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新学期的首次职业精神课程在陆道培学术报告厅正式拉开帷幕。2023年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建院105周年,也是医院高质量发展之年,新学期伊始,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王建六教授为全院师生讲授《如何做一名好大夫》。王建六书记从自身工作和经历出发,从关心患者、精进技术、医教结合、科研创新等方面为师生分享了关于“如何做一名好大夫”的经验。本次课程由教育处处长刘婧主持。
王建六书记指出,当代医学生培养应注重医学的人文教育,培养既有医术又有温度的好医生。他以一个日常工作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为话题,引入“为患者着想”的主题。王建六书记着重强调“换位思考,关心关爱病人,走入病人心中”是一名医生必备的素质,要关心、关爱每一位患者。他表示,医生不仅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技术为病人治愈身体的疾病,更要关注患者生活质量,以自己的行动疗愈患者身心的痛苦,真正做到关心患者。有时候,医生多为患者着想一点儿,多为患者做一点儿,就能为患者大大节省时间和精力,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治疗机会。也只有真正想病人所想,才能得到患者的认可,成为一名真正的好医生。
“医者当以医术为先。”王建六书记指出,成为真正合格的医生,首先要学好理论知识,夯实基础、注重实践,提高自己的临床技能,同时要努力塑造出自身的突出特点,提升业务能力,锻炼自身素质。他指出,医学生最重要的就是打好基础,提升自己的医学素养,不可好高骛远,切忌眼高手低。而对于高年资医生,不能安于现状,要善于寻找工作中的不足,努力突破常规,实现创新。王建六书记反复强调,守正方能创新。
医学离不开传承,医生除了治病救人外,还要做一名好老师、好合作者。王建六书记指出,北大医学一直将医学教育置于工作中的重要位置,平稳推进的同时不断坚持创新与改革。他还强调,希望大家延续、发扬北医的“学院派”传统,增强爱心、耐心与责任心,医教研全面发展,将创新精神延续下去。
科研是助力医生成长的重要渠道。王建六书记指出,医学生要临床与科研并重,科研目标的实现都依赖于时间的付出、刻苦的投入。他用自己的经历勉励大家,注重知识积累、夯实理论基础、充分利用时间、合理分配时间,勇于探索,才能做好科研工作。王建六书记强调,科研工作要具备科学精神、钻研精神、合作精神。
最后,王天兵院长为本次课程做总结讲话,他再次强调,“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医学生既要注重医学人文素质的提升,又要注重临床、科研、教学的全方面发展,做既有医术又有温度的好医生。
听完此次职业精神讲座,同学们深有感触,纷纷表示,要在学习中,尊重生命,以仁爱之心温暖人民,以感恩之心致敬前辈,以赤诚之心通力合作,以勤勉之心内化理论,以沉稳之心提升技能,以精细之心投身科研,以奉献之心总结教学,以英勇之心直面挫折,以坚韧之心磨炼人生,努力拼搏,不忘人民精神,时刻把医学生的责任和使命牢记心头,努力做一个让人民满意的好大夫!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职业精神课程面向全体医学生、研究生、住院医师等,邀请医学前辈、业界大咖、一线榜样等担任讲授人,为学生开展职业素养教育、心理素质建设,为同学们的医学路提供助力。
(供稿:教育处 责编:李杨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