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7日夜间,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瞬间强降雨,引发山洪,致使群众受灾。国家卫健委及当地政府高度重视,立刻组建国家医疗专家组,全力以赴救治伤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到国家卫健委通知后第一时间响应,8月19日,委派创伤骨科常务副主任张殿英赴青海开展紧急医学救援。
8月19日恰逢医师节,接到通知,他闻令而动,没有任何迟疑,迅速将科室的日常工作安排好,回家收拾行李,赶赴机场。
张殿英主任医师是身经百战的“老将”,作为医疗队长及专家先后参与并完成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玉树地震、2013年雅安地震、2015年“8·12”天津港危化品爆炸事故、2021年“6·13”湖北十堰燃气爆炸等11项国家紧急医学救援任务。
“我是创伤骨科的,‘召之即来,来之即战’就是我们专业的特点,所以我们经常要参与各种紧急救援。我们都已经习惯了随时准备着,接到任务就出发。希望我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术,让受灾群众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朴实的话语,坚定的眼神,将为受灾群众带去更多的生命希望。
8月19日晚上7点半,张殿英主任医师到达西宁,还来不及休整,就马不停蹄地驱车赶往青山乡,连夜对伤员进行筛查、分级伤员,将重病伤员转到三级医院。一直忙碌到凌晨3点才到驻地休息。一夜无眠,张殿英满脑子想着的都是如何尽快转移伤员,如何控制感染。
8月20日,早上刚6点,又匆匆赶到当地医院和居民临时安置点进行二次筛查、分级。“我们现在主要要将伤员分级,尽快转运到上级医院,使他们得到及时救治。重症伤员主要以多发性骨折、脑外伤、颅底损伤、隐藏损伤等为主,有的已经出现了感染,我们要尽快控制感染,防止近期及远期的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完成分级后,专家们将根据情况为伤员进行手术。”张殿英说道。
在医师节这个本属于自己的节日,张殿英医生没来得及接受节日的祝福和鲜花、礼物,就匆匆奔赴“战场”。这是“人民”医者对“医者本色”的最好诠释,征途上的医师节,是最有意义的节日。
“只要国家需要,我们义不容辞!”每当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受到危害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务人员总是挺身而出、逆行出征,英勇无畏冲向救治一线,用实际行动彰显“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医者底色,诠释“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情怀!
【专家简介】
张殿英,主任医师,北京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创伤骨科副主任;北京大学滨海医院副院长兼骨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学会创伤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学会骨科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创伤学分会主任委员;国家卫生应急处置指导专家库专家。
近5年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参加国家973计划等国家级科研项目9项,发表论著98篇(其中SCI32篇)。并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奖2项、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供稿:宣传中心 李杨乐 责编:汪铁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