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精神,激励医院广大青年发扬光荣传统、勇担时代使命,推动医院快速实现高质量发展,2022年5月12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举行“优秀中青年人才和学生代表座谈会”。
医院院长王俊院士,党委书记赵越,党委院长办公室主任邵晓凤、人事处处长姜冠潮、教育处处长刘婧与中青年人才和学生代表进行了座谈,听取他们个人的成长感悟以及对医院发展的意见建议。座谈会由党委院长办公室主任邵晓凤主持。
赵越书记介绍了参会代表的基本情况和取得的优异成绩。4位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中青年人才与学生代表,结合各自学科特点和工作实际,畅谈学习体会,分享成长感悟。
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血液科副主任常英军教授使用“平台”“团队”“坚持”和“合作”四个词语,表示个人成绩的取得是得益于北大、医学部、医院和血研所搭建的平台,团队里每位成员的支持,在专业上长期的坚持和校内外广泛的合作,要想取得更大的进步一定要将自身的成长与发展融入到医院和学科的发展中。
北京市科技新星、风湿免疫科胡凡磊研究员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学习与研究的心路历程,感谢在学习与研究进程中医院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未来将着力从基础医学向转化医学的道路迈进,加速研究成果回馈于临床。
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综合奖一等奖”获得者耳鼻喉科赵一馨医师分享了在准备教学基本功比赛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她表示,感谢医院提供的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平台,让自己很幸运发掘到自身热爱与事业发展结合点,未来将挑战更多学科空白领域。
北京大学“学生五·四奖章”获得者、2017级八年制本科生安倬玉汇报了作为本科生在医院的学习与感悟。他表示,在医院良好的学术氛围熏陶和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在本科阶段取得了一些成绩,作为医学生感受到了价值感与归属感。未来,自己将倍加珍惜,坚持求真学问,练真本领,不负韶华,不负医院与老师众望。
王俊院长认真听取了参会代表的发言,并仔细询问大家现阶段遇到困难。他指出,大家在自己各自的岗位上建功立业,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也应看清与世界最顶级学科的差距,勉励大家积极探索跨学科、跨领域的学科发展新模式。
王俊院长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之于党和国家而言,最值得爱护、最值得期待!党和国家的希望在青年身上!”对于医院也是如此。青年人才是最有创新激情和创新能力的群体,医院也将进一步创造条件、搭建平台,让每一位有志青年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才智,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
王俊院长强调,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尤其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和建设。在“一二三四工程”医院发展战略中,医院将人才战略作为重要一环,进行顶层设计。未来医院将以“三观正、有能力、肯付出”为用人标准,注重人才的培育、挖潜、引进和合作,不断调整和优化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为医院建设和发展储备人才资源。未来医院将继续组织系列座谈会,倾听一线的声音,对于大家提出的意见建议,医院一定会认真讨论论证并及时向大家反馈。希望各位代表发扬传帮带的作风,把正能量带给身边的中青年同事,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一起顽强拼搏,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不平凡的成绩。
会后,参加座谈会的中青年医师代表们纷纷表示,座谈会既能让大家切实感受到院领导对自己工作的关怀,也能让大家对医院的光明未来充满希望,并表示一定会带领全院师生永葆朝气活力,同心协力为医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谱写医院高质量发展新华章。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青春一脉相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站在医院新百年发展的关键时期,向着高质量发展坚定前行!
(供稿:宣传中心 张贺 责编:汪铁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