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4-19日,由北京大学重症医学学系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共同主办的“第十三届北京大学重症医学论坛”召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作为组长单位,参与了此次论坛的筹办和组织工作。
论坛开幕式上,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乔杰院士指出,重症医学是代表医院综合救治能力的重要平台学科之一,最近30年来有了长足发展进步,在大灾大难救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显露出了医学多学科综合救治的锋芒。尤其在此次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救治中,重症医学同仁充分发挥专业特长,拯救了众多患者,中国抗疫取得了全球瞩目的成绩离不开全体重症人的努力。期待通过重症医学论坛这一平台呈现精彩绝伦的讲座及学术讨论,聚集重症医学实力,为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李昂副主任指出,近年来,国家对重症医学专业的重视逐步增加,新时期的重症医学也不断面临着新的挑战,人才永远是第一资源,重症医学专科人才的培养体系的把握也需要不断探索,并为重症医学领域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第一,要注重重症工作者基本功的培养;第二,重症医学领域的科研要放开视野,不能拘泥于自己的小圈子中,要向世界前沿领域看齐;第三,注重临床成果的转化与创新,把智慧变成生产力。
北京大学医学部王维民副主任则以《医学教育的继承与创新》为题,深入探讨了临床教育体系的改革模式。他认为现有的医疗教育体系制度固化,模式滞后,与世界医疗教育一线接轨非常困难。新医科应该以继承和创新为发展理念,加快知识整合,构建认证标准体系,融合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优化学科设置。而在重症医学领域,则更应该注重继续教育。
北京大学重症医学学系主任安友仲教授强调了重症医学专业青年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对青年医生及重症医学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希望本次论坛可以为提高北大重症医学专业整体水平,为引领和促进我国重症医学专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北京大学重症医学论坛创办于2009年,至今已成功举办12届。秉承北京大学重症医学系“发扬北大多学科优势,打造精品论坛”的初衷,论坛始终致力于提升学术水平、促进重症医学学科发展、提升临床服务品质,坚持高品质学术性和公益性,论坛每年根据重症医学领域的进展,邀请来自重症医学领域知名专家与北京大学各教学、附属医院同道齐聚一堂,为参会者带来精彩的专题讲座及学术讨论,已形成了“小而精、大情怀”的重症医学论坛品牌。
本届论坛内容涵盖重症医学领域国内外最新临床进展,重点聚焦重症感染、血流动力学、机械通气与呼吸治疗、镇痛镇静、重症营养、重症肾脏与血液净化、重症超声、血制品与凝血、神经重症与创伤、重症护理等。论坛用线上形式,大会注册人数近7000人,近100个主题报告,线上直播点击量超75万,线上观看人数达8000多人,受到国内重症同行们的广泛好评。
(供稿:重症医学科 郭晓夏 04026 责编:李杨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