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民盟北京大学医学部医改沙龙,于2019年11月27日晚6:30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伍连德讲堂举行。民盟北京市委专职副主委宋慰祖、秘书长严为,参政议政部副部长刘建,组织部联络员周骏驰,社会服务部副调研员郭琰,医药卫生专门委员会副主任李刚等委员,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委副书记徐善东、统战部部长王军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赵越、党委副书记陈红松,医院九三社员,民建会员,农工党党员等兄弟党派的民主人士,以及民盟北医委员会各支部盟员80余人参加了此次盛会。沙龙由民盟北医委员会副主委、人民医院支部主委叶颖江教授主持。
首先,民盟北医委员会主委、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致谢大家,感谢民盟北京市委、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委一直以来的重视和对民盟北医委员会所取得成绩的肯定;感谢北大人民医院党委对本次沙龙的大力支持。医改,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民主党派在医改工作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民盟北医委员会医改沙龙旨在发挥盟员的专业优势,探索医改中的现实问题,在医改工作中贡献力量。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党委赵越书记代表院党委向到会的民盟北京市委、北医党委、北医统战部、医卫委等单位的各位领导、民盟盟员以及其他民主党派人士表示欢迎。统一战线是党的重要法宝,重视统战工作,大统战格局,凝聚统战力量始终是我们党的重点工作之一。民盟北医委员会医改沙龙一直致力于关注我国的医疗改革。各单位具体情况不同,但所面对的同样是关于科技创新、医院发展等问题,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与医疗资源分配不均,投资与花费不匹配等难点、难题。大家将共同直面这些现实问题,医院党委将尽可能提供充足的条件和资源,与统战人士一道完成医改这一艰巨的历史任务。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九三社员薄世宁博士作为特邀嘉宾,做题为“怎样打磨一门医学通识”的主题报告。报告就医学通识的期望目标全面、权威、新颖地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探讨,以“有人文的科学,是傲慢;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滥情”为结尾,发人深省地为自己,也为医学人提出了更多思考。
特邀嘉宾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北京转化医学研究院执行院长安建雄作题为“治疗顽固性失眠新策略---多模式睡眠”专题报告,提出治疗顽固性失眠的方向:多模式睡眠,提出了让失眠/疼痛患者摆脱痛苦的理念和方法,最终达到病人根据自己的需求掌握自己的治疗。
民盟北医委员会第一支部盟员,医学部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方璇老师就临床医学八年制培养的培养现状,从培养卓越医师还是培养医师科学家角度,剖析了高学历医学生的成长方向。民盟北医委员会第二支部盟员,北医三院检验科副主任吴永华以“新形势下的检验”为题,提出“准、快、广”的服务模式,在全面质量控制,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同时,寻找切入点为患者服务,把检验科这一关联各个临床科室的重要枢纽打造得更加精准、可靠。民盟北医委员会第三支部盟员,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医务处季建英主任医师发言,强调了风险意识,医师们必须熟悉病历书写相关的法律规定,结合“病历在医疗纠纷中的重要地位及案例解析”进行了详细阐述。民盟北医委员会第六支部盟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源源教授以“谈谈慢病管理的瓶颈”为题与大家分享了慢病管理中遇到的困难、解决方法以及大胆的建议。主题发言之后,大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纷纷就医改中遇到的亟待破解的困难、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最后,民盟北京市委专职副主委宋慰祖做总结讲话,他对民盟北大医学部委员会的工作给予肯定:2010年以来医学部委员会举办的十届医改沙龙有特色,有高度。感谢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委和统战部的支持,感谢各医院(各基层支部所属的)党委的支持,感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党委对本次沙龙的支持;坚持“初心不改”,每一届沙龙的举办,民盟北医委员会主委季加孚院长都亲自安排和全程参与,所有参会的领导、盟员、兄弟党派的民主人士都会就医疗改革、医学事业进行交流、探索;专业各不相同,互相补充,与会专家、老师们从各个角度、各个领域进行深层次挖掘,为北京的医疗改革,乃至国家的医学进步进言献策。希望民盟北医委员会继续在党的领导下,在医改工作中贡献力量。
(供稿:民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支部 李冬梅 责编:訾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