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后,王秋生教授作为北京大学医学部首批执行中组部和卫生部援疆任务的挂职干部,奔赴祖国的大西北沙漠之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就任石河子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挂职副院长。到2010年2月援疆任务结束,王秋生教授是所有援疆干部中主动报名,职称最高,援疆时间最长(应聘为石河子大学医学人文研究所名誉所长,医学院客座教授,石大第一附院大外科名誉主任,兵团医院客座教授,新疆医科大学微创中心首席专家),贡献较大的一位普外科专家。
一年半以来,王秋生教授除展示在新疆人民和军垦战士面前的是优秀的共产党人的政治思想素养和高超的医术外。大家还通过医院周会和多个支部专题组织生活报告会他讲述的援疆心得中,让我们看到他“医者仁者也”的真诚奉献,及乐于为边疆人民服务的高尚情结。同时,也使我们联想到,他一言一行是与长期坚持自觉认真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分不开的。除此之外,回忆这一切,他的这种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关键时刻与党和国家的利益保持高度一致的政治觉悟,在新疆乌鲁木齐七五事件的严峻考验中以及他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性的援疆实践中得到了更进一步的验证。
一、七五期间表现出一名共产党员过硬的心理素质和政治素养
2009年的7月5日晚八点从长春开完国际会议回京路上的王秋生教授,得知乌鲁木齐市发生了打砸抢烧暴力犯罪事件。与此同时,许多领导和亲朋好友为了他的安全,关切打来电话劝他等局势稳定后再返疆,以免发生不测。曾经作为第五批国务院督察赴西藏冲锋在抗击SARS第一线的他,一名有着25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坚信我们党和国家以及自治区政府完全有能力控制局势。于是,他婉言谢绝了领导和亲朋们的好意,毅然决然地于7月6日从北京返回乌鲁木齐,不仅没有直接回到相对最为安全的石河子市,而是按原计划应兵团医院的邀请留在乌鲁木齐积极参与该院的会诊查房和手术。
王秋生教授在随后的数月里,特别是在7和9月份,每周他都从最为安全的石河子到乌鲁木齐“火线”,在兵团医院工作两三天,与援友们战斗在一起互相勉励,会诊病人、教学查房、开展讲座,实施了多项填补该院空白的手术。此外,还不顾个人安危奔波于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和库尔勒、和田、喀什、阿克苏、阿拉尔、伊宁、哈密、奇台等地的十余家医院积极开展义诊、巡诊、会诊手术和几十次的讲座,行程两万多公里,受益群众上万人。不仅为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锡波族、俄罗斯族等多民族病人带去了党和国家的关爱与关怀,而且还帮教了一批民族医生,如石河子大学第一附院的木拉提副教授、阿不都主任医师,喀什地区一院的买卖提主任,自治区人民医院的克力木副院长,哈密红星医院的艾尔肯主任,伊犁洲友谊医院的丁木拉提副院长等。对促进民族团结、维护新疆稳定作出了一名医生的特殊贡献。
此外,他还积极响应石河子大学援疆办的号召以援疆干部的名义为七五事件受害群众捐款。在援友和广大群众中一面广泛倾听各种想法,一面通过古今中外的类似案例摆事实讲道理,化解不安定情绪和因素,充分发挥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正面引导作用。
二、履行职责、真诚奉献,高标做事、低调做人,创造性地开展援疆工作
王秋生教授在一年半的援疆工作中踏踏实实、兢兢业业,相比过去一些半年或一年期的医疗援疆干部更加出色地履行了技术和观念援疆的职责和使命,在兵团内外、天山南北20多家医院创造性地开展了25项填补当地乃至全国空白的微创手术,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为边疆人民节省医疗费用(每例次节省数百到上万元不等),修理旧仪器使之“起死回生”节省数十万元。此外,还积极参与到各级医院的学科建设、医院管理、人文与健康教育、技术培训等活动中去,受众达数千人,带出多支不走的技术队伍,留下了先进的理念,充分展示了北大国家级专家教授一专多能的风采与风范。
通过组织大肚娃娃的会诊、肿瘤新进展和生物免疫治疗研讨会、协调肾内科透析病人患外科疾病后的手术治疗、消化内镜与腹腔镜联合手术等许多跨学科、跨科室、跨部门的具体事务增强了他与主管院领导和有关科室的协调组织能力和领导管理才干;通过援友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了与计算机信息技术学院等兄弟单位的沟通和协作;通过创建石河子大学医学人文研究所,与医学院及大学领导加强了联系,赢得了大力支持;通过开展加强医患沟通和增强临床科研意识的讲座,促进了医疗安全、强化了科研紧密服务于临床的求真务实意识,倡导多快好省的医疗服务新模式。通过深入20多个兵团农场并向老中青三代兵团人学习,深刻地理解了兵团人的奉献精神;通过参观军垦博物馆等许多蕴涵着爱国情愫的胜地,对伟大祖国和迅速发展中的新疆有了更深的理解和热爱;
王秋生教授作为挂职副院长,主要是协助院长做好对口支援和对外交流工作,协助分管副院长做好医、教、研工作。同时,作为一名腔镜微创外科专家,他还要大力推广普及微创技术,带出一批微创外科骨干,更加长久地惠及新疆和兵团民众,留下多支不走的技术队伍,进一步促进新疆和兵团医学事业的发展。
在对口支援方面,积极发挥纽带作用,在石大一附院与北大人民医院、医学院与北大医学部之间架起了一座新桥,扩大了北大与石大的对口支援内容。组织有关部门到北大人民医院考察医院共同体建设经验并积极促成两家医院主要领导的直接会面,
加强了沟通与了解,研讨了院际间援疆新模式,为深化援疆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利用北大人民医院90年院庆与石大一附院60年院庆的机会积极促成两院领导层的互访和交流,增进了感情,在深化教学资源共享、网络平台建设、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精品课程建设等许多方面达成了一系列共识。在进行全院学科发展需求调研的基础上,针对迫切需求科室联系落实了儿科、手术室医护人员到北医人民医院进修事宜,拟订了北医与石大医学院和一附院之间的重点合作交流计划。积极倡议创建的石大医学人文研究所与北大医学人文学院开展密切合作交流,已收集相关教材和资料交予医学院有关领导。
在对外交流方面,他利用自身专长和医学人文方面十多年的积淀,带动其他援疆专家在相关的协作医院和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一、第二医院、肿瘤医院、兵团医院、喀什、库尔勒和伊犁等疆内20余家医院积极开展义诊、巡诊、会诊、手术演示和学术讲座,密切了院际联系、扩大了协作内涵。
援疆期间,王秋生教授还成功推荐部分院领导和学科带头人进入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技术应用管理委员会、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外科学组、中华腔镜外科杂志和腹腔镜外科杂志编委会。推荐妇科王英红教授在长春国际微创外科大会上演示腹腔镜宫颈癌根治盆腔淋巴清扫术,赢得广泛好评,为新疆增了光添了彩。
王秋生教授四次登上石河子电视台“健康快车”栏目进行科普宣传。积极向兵团领导汇报在新疆的考察情况,为石大一附院的发展建设积极建言献策。向兵团组织部倡议开展“援疆干部大讲堂”活动,“身心和谐之道”已在石河子大学、塔里木大学、兵团医院、兵团机关和兵团干部管理学院宣讲,赢得广泛赞赏,受众近1500人。今年2月1日做客兵团卫视“洞察”栏目畅谈援疆感悟与心得,抒发了援疆干部的情怀。
他在医院管理方面,为配合医院开展的医疗安全月活动做了两次“践行医道、人文为本——漫谈医患沟通”的讲座。讲座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赢得同行的广泛共鸣与赞同。该讲座还在玛纳斯、额敏、博乐、伊宁、乌鲁木齐、哈密、奇台、乌苏等地的十余家医院和石大医学院共3000余名医护人员和医学生中产生很大反响。为配合卫生部开展的百日医疗安全活动,不仅开设了面向医学生、研究生和广大医护人员的医学人文课或讲座,而且与临床一线医护人员座谈了临床科研中的困惑和思考,以期通过加强医护人员的严谨作风和科研意识,深化并促进医疗安全。
在医疗实践方面,共在疆内20余家医院成功地示范了200多台腔镜微创手术,其中此外还开展了一些复杂的高难度手术,如腹部外伤后胰瘘的再手术治疗、胰十二肠切除术、复杂胆道再手术和高龄造瘘术后再手术等。部分病人是从甘肃、山东追随到新疆来手术的。业务查房100余次、会诊或义诊200余人次。
在临床实践中将自行研制的“7”字拉钩(Seven-Upper)、非气腹拉钩和技术毫无保留地贡献出来以替代价值数万元的同类进口产品。成功地帮助维修好两个超声刀换能器,仅此一项就为医院节省十余万元。联系便携式腹腔镜设备和手术器械两套,已成功地应用于临床直视下取盆腔填塞纱布,替代纤维结肠镜为直肠癌病灶精准定位实施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提高了保肛率,在10家医院创造性地开展了单孔非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5例。这些新设备和器械为我院和新疆深入探索现场急救、损伤控制性手术和临床简易诊疗方面的应用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武器。此外,为伊犁洲友谊医院修好腹腔
镜摄像头一个,使一套将要报废的价值数十万元的设备“起死回生”。
科研方面,他与科教部负责人深入探讨临床科研方向问题,将临床医生引导到密切联系临床工作、解决临床热点和难点的方向上来。参加了石大一附院科研基金开题报告评审和23项院内科研基金项目的评阅。与外科、肿瘤科等许多临床科室的学术带头人及研究生积极探讨适合院情的科研课题。
王秋生教授作为北大人民医院外科精品课程组的成员之一,在石大第一附院的外科精品课程建设中积极出谋献策,联系考察活动,收集教学光盘8套。参与了石大一附院和兵团医院的本科生教学(外科休克和临床串联课),在平时的临床教学查房中倡导以严谨的科学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技术履行医疗职责,以博爱的医道善待病人,为构建和谐共赢的医患关系贡献每个人的力量。
三、在巡诊活动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影响带动新援友
早在2008年11月的兵团学习班上就主动为多位援友做心理疏导工作。特别是在去年12月兵团卫生局组织的东北疆四地(哈密、奇台、石河子和兵团医院)巡诊活动中,作为该批唯一的老援疆医疗专家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认真会诊查房,没有条件创造条件积极主动地开展新手术(经常误餐误点),积极开展讲座,传授医患沟通之道,在六名新援友(新来两个月,尚有多方面不适应之处)中产生了积极的反响,发挥了一名援疆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期间,他还插空增加了对农七师医院、新医附属肿瘤医院的手术帮扶。为兵团医院的实习生开设了一节创新性的“串联”课,引导同学们将平时“并联式”教学所学到的知识归纳总结出“大同和小异”,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目的。
四、舍小家为大家,诠释人世间大孝与大爱
为圆儿时“学有所成、报效祖国”的宏愿,在别人眼中早已功成名就的他主动援疆。诚然,舍小家为大家的事情时有发生。早在12年前,他就开始为老父亲老母亲每年在北京做一次全身体检,基本上保障了二老的身体健康。而在去年由于执行援疆任务,不得不中断每年的例行体检。也就在去年4月份和12月底,八十多岁的老母亲突发脑栓塞,老父亲因肺炎诱发快速房颤而分别住院治疗。处于青春期的女儿遭遇学习困难和心理冲击,患有颈椎病的爱妻心焦难耐,家中烟道一月内两次阻塞不能及时修理……,平时在家中里里外外一把手的他却远在千里以外,爱莫能助。”7•5”事件后,当家人在电话里听到库尔勒机场播音时,他只好用“电视里的声音”来搪塞,以免引起她们过多的担心。
善良淳朴的老人和贤妻爱女也尽可能报喜不报忧,尽量避免影响他的援疆工作。部院领导也经常派人到他家中慰问,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领导和家人亲朋的关心和爱护激励并鼓舞着他更加坚定地执行好援疆任务,去诠释人世间的大孝与大爱。
五、受聘多家大医院,书写援疆未了情
就在他的公派援疆任务即将结束之际,他所积极筹建的石河子大学医学人文研究
所聘他为名誉所长,石河子大学医学院聘他为客座教授,石大一附院普通外科聘他为名誉主任,兵团医院续聘他为客座教授,他所积极参与创建的新疆医科大学微创中心
聘他为首席专家。这些既说明了兵团和新疆医疗界对他一年半援疆工作的认可和肯定,同时也意味着他有限期的公派援疆刚要结束,无限期的个人援疆又要开始。兵团组织部和人事局也为他荣记三等功。
近日,他将返回新疆一周履行受聘职责,创造性地开展腔镜微创医师的培训与考评工作。去年他所积极参与策划的“胆道外科新疆行”活动受七五事件的影响已推至今年六月继续举办。2008年他成功申办的第八届全国消化内镜外科学术会议将在今年9月举办。他还将重返新疆办会讲学巡诊手术,续写未了的新疆情。
从王秋生教授援疆的事迹中我们看到了一位真诚奉献边疆人民,无私分享所能的共产党人。他的精神感动着我们,激励着我们为了党的事业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