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6-20日,我院脊柱外科曾岩主任应邀携团队参加了第60届国际脊柱侧弯学会(Scoliosis Research Society, SRS)年会并作大会发言。SRS是脊柱外科领域内享有盛誉的国际性学术团体,成立于1966年,以高标准的脊柱畸形临床和基础研究,以及相关技术推广而著称于世。作为脊柱畸形领域最具影响力和最高水平的国际学术盛会,本届年会为全球脊柱外科医生、研究人员及相关医疗专业人员提供了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本次会议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州夏洛特市举行,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位脊柱外科医师及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采取大会发言及壁报交流的形式,围绕成人脊柱畸形、早发性脊柱侧凸、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脊柱手术并发症及相关前沿基础研究等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曾岩主任已连续多届应邀参加SRS的年会和相关会议,并在大会上做会议发言或壁报展示。本次会议共有179篇论文获得大会发言,91篇文章获得壁报交流。曾岩主任携其博士研究生张家豪作为中国大陆中为数不多的在本次大会上进行发言的专家之一,向世界各国同道展示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在中上胸椎角状后凸畸形手术策略方面的研究成果,指出对于中上胸椎角状后凸导致的脊髓神经压迫症状,采取环形减压-有限矫形的手术方式可以获得较好效果,并且降低了手术难度和风险,是该类畸形的较好治疗选择,受到与会国内外专家的一致称赞和认可。
曾岩主任携博士生张家豪赴美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团队和部分国内参会专家合影
在曾岩主任的指导下,张家豪博士做了题为Finite vertebral osteotomy for angular kyphotic deformity in upper-middle thoracic spine: a comparative study with posterior vertebral column resection的报告。针对角状后凸畸形这一脊柱外科疑难病症创新性地提出了“有限截骨矫形”理念,针对中上胸椎角状后凸畸形顶点进行环形减压和有限截骨矫形,在获得良好矫形效果的同时,显著降低手术创伤,减少了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术后远期机械性并发症,综合疗效优于传统椎节切除截骨。该报告引起了与会专家学者的极大兴趣和高度评价。
张家豪博士在会议上发言
在为期5天的会议期间,曾岩主任团队在国际舞台展现了中国专家的风采,并与国内外的新老朋友进行了充分而积极的交流,其表现获得了高度评价,充分展现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团队在脊柱畸形领域的深厚积累。同时为加强学科建设、促进脊柱外科学术交流做出了贡献。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成立于2001年11月19日,是国内较早成立的专门从事脊柱疾病治疗的专业科室之一。现为北京大学博士点学科,教育部重点学科,卫生部国家级重点专科。近15年来,科室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在严重脊柱畸形截骨矫形手术和各类脊柱疾病的微创手术治疗(椎间孔镜、后路椎板间内镜、单侧双通道内镜和压缩骨折微创椎体成形术)等技术方面取得不断进步,并在国内外著名学术杂志《Spine》、《European Spine Journal》、《The Spine Journal》、《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华医学杂志》、《中华骨科杂志》、《中华外科杂志》、《中国脊柱脊髓杂志》等发表大量论著,编著出版《脊柱内固定学》、《中华骨科治疗学》、《小儿矫形外科图谱》、《骨科临床特殊病历大讨论——脊柱外科分册》,《实用颈椎外科学》等多部专业论著。科室重视科研和临床的紧密结合,并助力基础研究等创新转化,目前获得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在内的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项目10余项,科研基金超两千万元,获得授权专利十余项。科室长期致力于后备人才培养,目前已毕业博士生17人、硕士生5人,博士后出站1人。
曾岩主任简介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现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主任。
研究领域:脊柱畸形,包括胸腰椎角状后凸畸形、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后凸畸形,腰椎退变性疾病的微创手术治疗,椎旁肌退变对脊柱功能的影响和分子生物学机制。
主要成就:年手术量400余台。近20年来,潜心于脊柱畸形的临床诊治和研究,对于不同类型脊柱畸形的病情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治疗,目前已完成脊柱畸形手术千余台,治疗效果良好。同时,针对脊柱畸形临床诊治过程中的难点,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相关基础研究。作为完成人之一获得北京市科委成果奖项。另外,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采用各类微创手术治疗。主持国家级或省部级基金项目4项。作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了相关论文60余篇。编译专业书籍5部。获得专利4项。在中国医师协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医药教育学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等多个专业学会担任常务委员或委员学术兼职。









